|
张国荣死亡照片医疗健康领域2009年的投资热浪,个中端倪不能不说, “新医改”带给投资者的驱动力已经立竿见影。《福布斯》日前公布的“2009中国最热门的11家创业公司”中,科美生物、国康网和泰格医药医疗行业几乎分下三分之一江山。
新医改的核心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引出了“基本药物目录”和医疗服务产品的进口替代和国产化,这些又引发了OTC市场的蠢蠢欲动,生物医学导向的技术转型,仿制药的绝处逢生,甚至本土CRO的兴起。在同类商品中,成本较低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这方面国内企业更是具有先天优势。现在政策已然架起了“绿色通道”,把外资巨头暂时拦在了门外,中国这个潜力无限的“新兴市场”怎能不叫人浮想联翩。
也正是因为“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即使在金融危机下,跨国医药巨头仍然纷纷加注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平均每一个月就有一家跨国药企宣布在华增资,其频繁程度可见一斑。2008年5月拜耳与卫生部正式签署合作开展“中国社区卫生促进”项目,2008年10月西门子医疗与卫生部在陕西洛川合作建起的“西门子新农村医疗示范中心”,2009年2月拜耳先灵医药宣布将投入1亿欧元在北京建立全球研发中心,锐珂医疗与卫生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署了“农村医疗信息化试点项目”。
中国的创业板千呼万唤终于浮出水面,对于众多原本只能对资本市场望梅止渴的创业者和因金融风暴退出无门的创投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而这次首开闸门,第一批冲刺的企业中就有20%来自医疗行业。乐普医疗、红日药业、爱尔眼科、莱美药业、安科生物、北陆药业这6家创业板医药股平均发行市赢率52倍,而红日药业更是以60元的发行价创下了中国股市IPO发行价之最。
而在首轮创业板医药股中,本土创投公司身影频频,无论规模还是风头都劲于外资风投。以前,几乎所有创投的成功案例都是海外创投在中国的投资从海外市场上退出,如今,NASDA风光不再,海外退场之路举步维艰,曾经的那套打法,现在看来,已经无法适应与时俱进的中国市场。而像春笋般涌现的各地政府的“人民币创投”引导基金,早就缓缓拉开了“人民币基金”这场盛宴的序幕。不难猜测,随着境内资本“本土募集、本土投资、本土退出”的良性循环模式逐渐成型,又将刺激本土VC/PE带动国内医药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本土的种子,本土的农民,本土的肥料,就等秋天麦子熟了,收割下来去市场上叫卖喽。
2009年,是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同时也是众多投资人和企业家们用智慧和勇气积极应变的一年,国内的创业者与投资机构依然完成了一个个技术与资本的完美结合您想听听这些结合背后的故事吗?您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吗?您想与投资人面对面亲密接触吗?如果您的年销售收入在人民币1亿元以上,净利润率在20%以上,最近3年年增长率在30%以上,拥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突出的行业表现,那么您就将有机会成为 “2009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TOP 10”,成为下一个插上资本翅膀跨越飞翔的骄子!
关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与境内外知名专业投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相关政府领导、行业知名人士、国际领先行业巨头和国内优秀企业家一起聆听、分析、探讨
2009年12月15日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峰会”,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必将波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每个角落,再次激起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热潮,让我们尽情期待
大会主办方之一合众资本(SSG Capital)创立于2003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为大中国地区成长性企业提供私募股权投融资、政府计划申报和投资管理的投融资服务提供商。SSG Capital已经成长为相关领域内专业的投资银行服务机构,拥有一支具有丰富企业融资经验的专业团队及成功的融资实践经验,已帮助数十家高成长企业成功融资。(包晓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