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春节的非遗美味:素什锦里的十全十美年味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4/4 17:03:48 | 【字体:小 大】 |
夜月的镇魂歌每当春节来临,年味随之而至。南京人对待过年的态度中,饮食无疑占据了重要位置。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过年吃什么,成了每一个南京家庭的必修课。在这条寻找年味的旅程中,记者在南京的街头,探寻那道承载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佳肴——素什锦。
南京市的秦淮区,太平南路与常府街的交叉口总是人来人往,充满了年节的喧嚣与热闹。江苏台记者范思成在这里发现了排着长队的市民,询问他们的购买意向,随即陷入了一场关于年味的对话。
“你们今天买点什么回去?”,“买鸭子、牛肉,还有十样菜。”一位南京市民回答。另一个市民接过话茬:“我今天必须买素什锦,绿柳居的什锦菜绝对不能少!”好似约好了似的,几乎每位市民都在谈论着这道菜的寓意和重要性。
素什锦,作为南京人在过年时必备的素菜,不仅是家庭聚会的美好象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为此,范思成邀请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包永祥,亲授这道菜背后的秘密和做法。他透露,素什锦的原材料丰富,至少包含十种素菜,而每一种素菜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胡萝卜象征着“红红火火”的一年,而大年三十晚上的一盆热腾腾的什锦菜,更是让家人围坐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佳品。
在包永祥的指导下,制作素什锦的过程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他强调:“首先,炒的时候一定要用旺火急炒,因为素菜要保留脆口感,每样菜都需要单独炒过,最后再拌在一起,确保每一口都有丰富的层次感。”同时,加入麻油与素菜的结合也是成就这道菜的关键。每一种原材料都有其独特的质地,炒出的菜肴香气四溢、色泽诱人。在完成时,曾经普通的素菜却因这巧妙的烹制手法,散发出独特的年味。
除了传统的素什锦,这位传承人还展示了另一样同样受欢迎的素食作品——素烧鸭。他解释道:“这道菜的制作源远流长,正是我们‘素菜荤做’的体现。素烧鸭外层金黄焦脆,内里却软嫩如鸭肉,其制作工艺至少需七八道,堪称一门艺术。”这份豆腐皮卷制的烧鸭,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肉类的渴望,更让那些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找到了素食与美味的完美结合。
在这个充满温情和仪式感的节日里,绿柳居的素食烹制技艺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生活中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重要性。包永祥表示:“我们的传统文化绝不能丢,应该通过市场的创新,让更多的年轻人和市民能够感受到素食的魅力。”
节日的年味浓浓,唯有饮食能够将人们的心紧紧相连。素什锦不仅是南京人春节餐桌上的美食,更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传承着家族的情感与团圆的希望。在未来的每一个春节,我们都期待能在餐桌上品尝到这一道道带有历史渊源的佳肴,让非遗的魅力继续在现代生活中闪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栏目文章
|
|
|